什么是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如何发生的?
发布时间:2025-07-09 05:37:57
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定义与发生机制
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econd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SITP) 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增加,从而引起出血性疾病的病症。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同,SITP有明确的继发原因。
SITP是如何发生的?
SITP的发生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导致血小板被错误地识别为外来物质而被破坏。根据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感染相关
常见病原体:病毒(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细菌(如幽门螺杆菌)。
机制:病原体感染后,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与血小板表面抗原交叉反应,导致血小板破坏。
2. 药物诱导
常见药物:抗生素(如青霉素)、抗惊厥药(如丙戊酸)。
机制:药物作为半抗原与血小板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3.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常见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机制:自身抗体直接攻击血小板或骨髓巨核细胞。
SITP的典型症状
皮肤黏膜出血: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
内脏出血:罕见但严重,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
其他症状:根据原发病不同,可能伴有发热、关节痛等。
诊断方法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减少,通常<100×10⁹/L。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加,成熟障碍。
免疫学检查: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
原发病筛查:如病毒血清学、自身抗体检测等。
治疗原则
类型 | 治疗方法 |
---|---|
感染相关 | 抗感染治疗(如抗病毒、抗生素)。 |
药物诱导 | 停用可疑药物。 |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 治疗原发病(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
严重出血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血小板输注。 |
如何预防SITP?
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特别是已知可能诱发SITP的药物。
及时治疗感染,减少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的风险。
定期随访: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儿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关键点
SITP有明确的继发原因,需积极寻找并治疗原发病。
严重出血是急症,需立即就医。
个体化治疗是关键,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方案。
若有疑似症状,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推荐阅读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
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是首选药物,多数患儿在4-6周内症状缓解。免疫抑制剂:用于激素耐药或频繁复发的患儿,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用于难治性病例。对症治疗:如利尿剂缓解水肿,降压药控制血压等。预后情况激素敏感型...[详细]
2025-07-09 07:18:29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日常护理和饮食注意事项
日常护理预防感染:患儿免疫力较低,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复查:按时进行尿液和血液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合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心理支持:关注患儿情绪变化,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饮食注意事项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详细]
2025-07-09 07:18:28
什么是小儿肾病综合征?它的主要症状和原因是什么?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小儿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 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它是儿童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之一,多发于2-6岁的儿童。主要症状水肿:...[详细]
2025-07-09 07:18:27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如何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部分复杂病例还需进一步鉴别病因。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步骤和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初步判断)典型症状蛋白尿: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水肿:尤其是眼睑和下肢水肿。高血压:由于肾功能受损导致血压...[详细]
2025-07-09 07:17:22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治疗后如何护理?多久能恢复正常生活?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治疗后的护理与恢复指南急性期护理(治疗后1-2周)•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或活检部位清洁干燥,每日消毒换药。观察有无渗液、红肿等感染迹象。• 饮食管理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加重肾脏负担。限制高磷食物,预防高磷血症。• 药物...[详细]
2025-07-09 07: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