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广,男,主任医师,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反流性食道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肠道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及肝硬化、消化道肿瘤术后等消化系统疾病。简介:孙志广本科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硕士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攻读的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消化内科专业肝病学方向,博士后则有幸师从著名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这些求学经历使他在临床实践中,既重视辨证论治,又结合现代创新,遣方用药,以经方为基础,化裁出新,每获良效。自大学毕业后,他就投身到医学的临床实践中,行医三十余年,秉承孟和医派和法缓治的思想,认为:调补脾胃当详审阴阳;重视五行需从肝论治;健脾清化以扶正祛邪,辛开苦降以调畅气机;强调宏观与微观辨治相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药多以平淡轻灵见长,一归醇正。其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胃肠系统疾病的研究,尤其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肝病、消化道肿瘤术后调理等疾病。如治疗萎缩性胃炎,提出益气清热活血法的创新思路,其中“益气清热活血法逆转胃癌前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验方“芪黄养胃方”以黄芪、黄芩、白花蛇舌草、丹参等为主药,健脾益气固其本,活血清热祛其标,标本同治,澄本清源,在临床中获得较好疗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以玉女煎、半夏厚朴汤为底方,并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应用经验中得到启发,拟方“苏石降逆汤”,以石膏为君,清胃之逆火,降胃之逆气,使反流之证得到明显缓解;而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考虑到现代人嗜食肥甘厚腻助生湿热、脑力劳动及熬夜损伤脾气而至大便稀溏,其临床效验方“参仙汤”从健脾、清热、化湿入手,兼以缓急止痛,以仙鹤草、党参、葛根、黄芩、黄连等为主药,使正气得复,湿邪得去,收效颇丰。对各科杂症也有擅长,如以养阴益气、化痰祛瘀治疗慢性咽炎,临床效验,遂予以开发新药,其主持研制了中药三类新药“贞芪利咽颗粒”,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和新药证书,并已推广上市。
-
张成明 主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中医科
急慢性胃炎(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病、胃脘痛、痞满、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纳呆、脾阳虚、胃阴虚、脾阴虚、脾气虚、心脾两虚、升清降浊、养胃生津、滋补脾胃、温胃散寒、温中和胃、滋阴益胃、消食导滞、消食止痛、化痰消食、温胃化饮)、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胀气)、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泄泻)、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便秘(慢性便秘、排便无力、滋阴通便、口臭、脾虚、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寒、湿阻、大便腥臭、补益脾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