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从中医角度解析常见疾病

疾病聚焦:结肠性便秘

紫癜

中医食疗中紫癜的配方、制作方法、功效与主治、服法、说明

紫癜在中医中多属"血证"范畴,常见于血热妄行、气虚不摄等证型。食疗以清热凉血、益气摄血为主。


一、配方

  • 主料:鲜藕节30g、红枣10枚、花生衣10g、冰糖适量。

  • 辅料:水500ml。


二、制作方法

  1. 将鲜藕节洗净切片,红枣去核,花生衣备用。

  2.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水。

  3.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至汤汁浓缩。

  4. 加入冰糖调味,搅拌至溶解。

  5. 过滤去渣,取汁饮用。


三、功效与主治

  • 功效:清热凉血、益气止血、健脾养血。

  • 主治:适用于血热型紫癜,症见皮肤瘀点、瘀斑,伴有口干、舌红;或气虚型紫癜,症见乏力、易出血。


四、服法

  • 每日1剂,分2次温服,早晚各一次。

  • 连续服用7-10天为一疗程,可根据症状调整。


五、说明

  • 此食疗方性偏凉,脾胃虚寒者慎用,或加入生姜2片以中和。

  • 若紫癜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咨询中医师,结合药物治疗。

  • 食疗期间,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分类: 儿科疾病 3869

百日咳

中医食疗中百日咳的配方、制作方法、功效与主治、服法、说明

百日咳在中医中属于“顿咳”范畴,多由外感时邪、痰热壅肺所致。食疗以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为主,适用于辅助治疗和恢复期调理。


一、配方

  • 川贝雪梨汤:川贝母5g、雪梨1个、冰糖适量。

  • 萝卜蜂蜜饮:白萝卜100g、蜂蜜30ml。

  • 杏仁粥:杏仁10g、粳米50g、冰糖少许。


二、制作方法

1. 川贝雪梨汤

  • 将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 川贝母研成粉末。

  • 将雪梨、川贝粉末和冰糖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至梨软烂即可。

2. 萝卜蜂蜜饮

  • 白萝卜洗净,切碎或榨汁。

  • 加入蜂蜜,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后服用。

3. 杏仁粥

  • 杏仁去皮尖,研碎。

  • 粳米淘洗干净,与杏仁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粥。

  • 粥熟后加入冰糖调味,再煮5分钟即可。


三、功效与主治

  • 川贝雪梨汤:功效为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痰多、咽喉干燥。

  • 萝卜蜂蜜饮:功效为宣肺化痰、润肠通便;主治咳嗽气喘、大便干结。

  • 杏仁粥:功效为止咳平喘、润肺生津;主治咳嗽、气喘、口干。


四、服法

  • 川贝雪梨汤: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5-7天。

  • 萝卜蜂蜜饮:每日1剂,早晚各服一次,空腹服用效果更佳。

  • 杏仁粥:每日1次,作为早餐或晚餐食用,连续服用1周。


五、说明

  • 食疗方适用于百日咳的辅助治疗,严重者应结合药物治疗。

  • 婴幼儿服用时需谨慎,避免蜂蜜(1岁以下禁用)和 choking hazards。

  • 个体差异较大,如有过敏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以助痰液排出。

分类: 儿科疾病 3418

痄腮

中医食疗中痄腮的配方、制作方法、功效与主治、服法、说明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认为多由外感风热邪毒或肝胆湿热引起,食疗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以下是一个常用食疗方:


配方

  • 绿豆:50克(清热解毒)

  • 金银花:10克(疏散风热)

  • 甘草:5克(调和药性)

  • 冰糖:适量(调味)


制作方法

  1. 将绿豆洗净,浸泡2小时。

  2. 金银花和甘草用清水冲洗干净。

  3.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约500毫升)。

  4.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至绿豆熟烂。

  5. 加入冰糖调味,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与主治

  •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疏风散热。

  • 主治:适用于痄腮初期,症状如腮部肿胀、疼痛、发热、头痛等。


服法

  • 每日1-2次,每次温服一碗(约200毫升)。

  • 连续服用3-5天,或直至症状缓解。


说明

  • 本方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或加入生姜2片以中和寒性。

  • 食疗期间,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注意休息。

  •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结合药物治疗。

分类: 儿科疾病 2202

疳证

中医食疗对疳证的认识与配方

疳证在中医中主要见于小儿,是由于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导致的营养不良证候,表现为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食疗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为主。


一、食疗配方

1. 健脾消疳粥

  • 配方:山药30g、薏苡仁20g、莲子15g、红枣5枚、粳米50g。

  • 制作方法:将山药去皮切块,薏苡仁和莲子提前浸泡2小时。将所有材料洗净,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稠,约40-60分钟。可加入少许冰糖调味。

  • 功效与主治:健脾益气、消食化积。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疳证,症状包括食欲差、乏力、大便稀溏。

  • 服法:每日1-2次,每次一小碗,温热服用,连续食用1-2周。

  • 说明:此粥温和易消化,适合小儿食用。如有腹胀,可减少红枣用量。

2. 山楂麦芽饮

  • 配方:山楂10g、麦芽15g、陈皮5g。

  • 制作方法:将山楂、麦芽、陈皮洗净,放入锅中,加500ml水,煮沸后小火煎煮20分钟,滤去渣滓,取汁饮用。

  • 功效与主治:消食导滞、理气和胃。适用于食积型疳证,症状包括腹胀、嗳气、厌食。

  •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温服,饭前饮用效果更佳。

  • 说明:此饮偏于消导,不宜长期服用,一般用3-5天。脾胃虚寒者慎用。


二、注意事项

  • 食疗需结合个体体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避免油腻、生冷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分类: 儿科疾病 4304

疾病分类

按系统查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