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银屑病怎么鉴定

2025-07-19

急性银屑病(又称点滴状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一种常见急性发作形式,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其鉴定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病史及辅助检查,以下是详细鉴别要点:


一、典型临床表现

  1. 皮损特征

    • 突然出现大量红色小丘疹或斑丘疹(直径0.2-1cm),形似水滴,故称“点滴状”。

    • 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淡红色半透明膜)和点状出血(Auspitz征)。

    • 皮损多分布于躯干、四肢近端,偶见于头皮、面部。

  2. 伴随症状

    • 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如链球菌性咽炎)病史。

    • 部分患者伴轻度瘙痒,但通常无全身症状。


二、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升高(尤其链球菌感染后)。

    • 咽拭子培养:检测链球菌感染。

    • 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能升高。

  2. 皮肤病理检查(必要时)

    • 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


三、鉴别诊断

  • 玫瑰糠疹:皮损呈椭圆形,长轴与皮纹一致,有母斑,鳞屑更细薄。

  • 二期梅毒疹:铜红色斑疹,无鳞屑或少量黏着性鳞屑,梅毒血清学阳性。

  • 药疹:有明确用药史,皮损多形性,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四、就医建议

  • 若出现突发性广泛皮疹,尤其伴咽痛史,应尽早就诊皮肤科。

  • 急性期避免搔抓或自行使用强效激素,以防诱发脓疱型银屑病。


注:急性银屑病多数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自行消退,但需规范治疗以降低慢性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