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汤(《金匮要略》方)
出处: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组成:
麻黄(去节) 9g
桂枝 6g
杏仁(去皮尖) 9g
甘草(炙) 6g
干姜 6g
石膏 15g
当归 9g
人参 6g
川芎 6g
煎服法:
上九味,以水1000ml,先煮麻黄至800ml,去上沫。
加入其余八味,煎取400ml,去滓。
温服200ml,每日2次(以微汗出为宜)。
功效与主治
功效:祛风散寒,益气养血,通络开窍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身体不仁(即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面神经麻痹等)。
辨证要点:
突然发病,肢体偏瘫或麻木。
伴有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
舌质淡或暗,苔白或腻,脉浮紧或弦。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麻黄、桂枝 | 发汗解表,温经通络 | 驱散风寒,开通腠理 |
杏仁 | 宣肺利气,助麻黄散邪 | 协调气机,促进血行 |
干姜 | 温中散寒,助阳化气 | 增强温通之力 |
石膏 | 清热泻火,制约麻桂之温 | 防止过热伤阴 |
当归、川芎 | 活血养血,通经止痛 | 改善血液循环,修复神经 |
人参、甘草 | 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 扶助正气,防发散太过 |
配伍特点:
表里同治:解表散寒与益气养血并用,标本兼顾。
寒温并用:麻黄、桂枝之温配石膏之寒,平衡药性。
临床应用
中风后遗症(如脑梗死、脑出血后的半身不遂)。
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口眼歪斜)。
风湿性关节炎(伴有表寒证者)。
加减法:
气虚甚:加黄芪、白术。
血瘀明显:加桃仁、红花。
痰湿重:加半夏、陈皮。
现代研究
改善脑循环:当归、川芎能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抗炎抗凝:麻黄碱和人参皂苷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
注意事项
禁忌:阴虚火旺、高血压危象患者慎用。
服药后:宜避风寒,注意休息,配合康复训练。
此方体现了仲景治疗中风注重扶正祛邪的思想,是中医康复治疗的经典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