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升主动脉瘤?它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5-07-02 01:28:05
升主动脉瘤的定义与形成机制
升主动脉瘤(Ascending Aortic Aneurysm) 是指升主动脉的直径异常扩大,超过正常直径的1.5倍以上。升主动脉是心脏直接连接的大血管,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当升主动脉壁因各种原因变得薄弱,无法承受血液的压力时,就会逐渐扩张形成瘤样膨出。
升主动脉瘤是如何形成的?
升主动脉瘤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壁结构异常
常见原因: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
机制:这些疾病导致血管壁的中层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结构异常,使血管壁强度下降,易于扩张。
2. 动脉粥样硬化
常见人群:老年人,尤其是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
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壁炎症反应和结构破坏,逐渐形成瘤样扩张。
3. 高血压
机制:长期高血压使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加,加速血管壁的退行性变和扩张。
4. 感染和炎症
常见原因:梅毒、细菌性心内膜炎、大动脉炎等。
机制:感染或炎症直接损伤血管壁,导致局部薄弱和扩张。
5. 创伤
机制:胸部外伤或医源性损伤(如心脏手术)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继发形成动脉瘤。
升主动脉瘤的典型症状
早期症状:多数无症状,常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
进展期症状:
胸痛:钝痛或撕裂样疼痛,常位于胸骨后。
呼吸困难:瘤体压迫气管或支气管。
声音嘶哑:压迫喉返神经。
吞咽困难:压迫食管。
危急症状(破裂或夹层):
突发剧烈胸痛,向背部放射。
休克表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
诊断方法
胸部X线:可显示纵隔增宽,但特异性不高。
超声心动图: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可评估瘤体大小和范围。
CT血管造影(CTA):金标准,可清晰显示瘤体形态、大小及周围结构关系。
MRI:无辐射,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治疗原则
类型 | 治疗方法 |
---|---|
小动脉瘤(直径<5cm) | 定期随访,控制血压和血脂。 |
中-大动脉瘤(直径≥5cm) | 外科手术(人工血管置换)。 |
急性破裂或夹层 | 急诊手术。 |
如何预防升主动脉瘤?
控制血压:定期监测,坚持服药。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结缔组织疾病患者。
关键点
升主动脉瘤早期常无症状,定期体检至关重要!
一旦出现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手术是治疗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若有疑似症状,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