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冰,医学博士,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小儿心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致力于心血管外科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常规微创小切口手术矫治各类心脏疾病。擅长各种复杂心脏畸形矫正、儿童及成人瓣膜病变的修复、大血管及冠脉血管畸形的矫治;成人先心病的外科手术及术后康复指导。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11年获得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医学博士学位。作为专业的心血管外科医生,参与了超过5500例心脏外科手术,其中独立完成逾3000例,包括各类心脏病变矫治,复杂畸形的姑息及根治性手术,以及瓣膜及血管畸形的外科修复。近年每年主刀手术在400-500例,其中半数以上为复杂危重患者,同时深入研究危重结构性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对新生儿期至成人期的大动脉调转,主动脉弓部病变,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闭锁以及单心室的分期手术等外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最小的复杂心脏畸形手术矫治为体重1.9公斤。个人在2018年第三届心外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获得先心组全国冠军。新技术方面:2015年底结束国外学习后,回国开展GOTX膜双叶瓣重建肺动脉瓣,对右室流出道肺瓣缺失的患者取得良好的近期及中期结果,是目前国内缺乏同种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的一种有效替代技术,中期的临床随访结果优于各种生物带瓣管道;2017年在国内首次发表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升主动脉并壁内走行畸形的外科矫治,救治了一批存在潜在猝死风险的青少年,目前已积累国内最大宗病例;2019年所在手术团队通过胚胎及解剖学的研究,证实单纯的一侧肺动脉缺如可以通过早期的手术矫治挽救退化缺如的肺动脉,最终可挽救患侧病肺。2021年开始双入路法矫治儿童及青年复杂类型肥厚型心肌病,手术效果确实,瓣膜及传导并发症明显减低。近年与高校及研究所合作,深入研究结构性心脏病特别先心病的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3D打印心脏,虚拟现实及混合现实重现心脏解剖方面,取得突破成绩,并成功运用于临床,提高了复杂心脏畸形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所在团队自2018年开始将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先心病的防诊治及预后研究,同年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参加第一届深圳医疗健康大数据创新应用国际大赛,获得三等奖。2019年作为主要参与人,课题组获得科技部门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及医院登峰计划资助,各资助金额一千万,即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进行先心病防诊治方案精准化研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依靠心研所前期两万例先心病的数据基础,构建先心病风险预测、精准诊疗和预后评估的模型,并设计临床研究修正模型。目的是提升中国先心病的总体治疗效果,使心研所先心病诊疗水平与欧美顶级心脏中心持平。
-
朱鹏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外科
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甘油三酯血症、房颤 、心肌炎、窦性心动过缓、肺心病、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心律不齐、肺动脉高压、肥厚型心肌病、室性期前收缩、动脉粥样硬化、体位性低血压、低钠血症、肺栓塞。尤擅长于心脏瓣膜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法洛四联症、二尖瓣脱垂综合症,心内膜炎、心脏粘液瘤、主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关闭不全、房颤、心包炎、心包肿瘤、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等
-
王华伟 住院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外科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下肢水肿,疼痛,溃疡,烂腿,糖尿病足,压疮,褥疮,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血栓,颈动脉狭窄,动脉硬化狭窄,动脉夹层,动脉瘤,动脉炎,静脉炎,血管瘤等。体检报告解读,如心电图,各种结节等。
-
高峰 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外科
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的临床诊治;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瓣膜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