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参考外科学)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应该做哪些检查?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寰枢椎前脱位伴齿状突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需要综合影像学和临床评估。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首选)
颈椎侧位片:评估寰齿前间隙(ADI),正常值≤3mm,增大提示脱位
张口位片:观察齿状突骨折类型(如Anderson-D'Alonzo分型)
动力位片(谨慎进行):评估稳定性,但需避免加重损伤
CT扫描(金标准)
高分辨率CT:清晰显示骨折线、移位程度和关节对位
三维重建:辅助手术规划,评估骨折形态
血管CT:排查椎动脉损伤风险
MRI检查
评估脊髓受压、韧带损伤和软组织水肿
T2加权像:显示脊髓信号变化,提示缺血或挫伤
二、临床评估
神经系统检查
感觉和运动功能评估:使用ASIA评分
反射测试:检查深肌腱反射和病理反射
稳定性评估
基于影像学:ADI>5mm或骨折移位>2mm提示不稳定
临床征象: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三、进阶检查
血管评估
MRA或CTA:筛查椎动脉损伤,常见于高能量创伤
电生理检查
体感诱发电位(SSEP):监测脊髓功能
四、检查注意事项
紧急处理:
立即颈托固定,避免进一步损伤
优先进行X线和CT,MRI在稳定后考虑
禁忌症:
避免不必要的颈部活动,尤其在疑似不稳定时
随访建议:
术后或保守治疗期间定期影像学复查
重点提示:对于高能量创伤患者,建议全面评估以排除多发伤。
临床价值:
CT是诊断骨折和脱位的首选,MRI评估神经损伤
早期诊断和干预可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
建议由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医生指导检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