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参考内科学)
病毒性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其病因主要与病毒感染有关,以下是常见的病毒类型和影响因素:
1. 常见病毒类型
柯萨奇病毒B组:是最常见的病因,占病毒性心肌炎病例的50%以上。
腺病毒: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流感病毒:流感季节时发病率可能增加。
EB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的心肌炎。
巨细胞病毒:在免疫抑制患者中较为常见。
细小病毒B19:近年来发现与心肌炎有关。
2. 发病机制
直接病毒损伤:病毒直接侵入心肌细胞,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
免疫介导损伤: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攻击受感染的心肌细胞,导致炎症和损伤。
细胞因子风暴: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大量细胞因子释放,加重心肌损伤。
3. 影响因素
年龄:儿童和年轻人更易感染某些病毒。
免疫状态: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患者更容易发展为严重心肌炎。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可能增加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易感性。
环境因素:如过度劳累、寒冷、缺氧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4. 其他少见病因
细菌感染:如白喉杆菌,虽然罕见,但可引起心肌炎。
寄生虫感染:如克氏锥虫,在南美地区较为常见。
真菌感染:在免疫抑制患者中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