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崩漏怎样治疗?
崩漏的治疗方法
崩漏,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治疗需根据病因、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个体化制定,核心目标是止血、调整周期、预防复发。
一、一般治疗
休息与营养:急性出血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强营养,补充铁剂以纠正贫血。
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二、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 止血治疗
激素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如炔诺酮)、孕激素(如甲羟孕酮)可快速止血。
非激素药物:如氨甲环酸可减少出血,适用于急性期。
2. 调整月经周期
周期性孕激素:用于无排卵性崩漏,如地屈孕酮,从月经周期第16天开始服用,连续10-14天。
口服避孕药:适用于生育年龄女性,可规律月经周期。
3. 其他药物
促排卵药物:如氯米芬,用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中药调理:如归脾汤、四物汤等,可辅助治疗,但需中医师指导。
三、手术治疗
刮宫术(诊断性刮宫):用于急性大出血或诊断不明时,可迅速止血并获取组织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药物无效的患者,可减少月经量。
子宫切除术:仅用于严重、反复发作、无生育需求或合并其他子宫疾病(如肌瘤)的患者。
四、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绿叶蔬菜。
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有助于调节内分泌。
五、定期随访
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血常规(监测贫血),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管理:尤其对于围绝经期女性,需持续关注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