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低丙球血症(参考内科学)
迟发性低丙球血症是怎么回事?
迟发性低丙球血症的病因
迟发性低丙球血症(也称为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其特征是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导致反复感染。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
1. 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多个基因(如TACI、BAFF-R、CD19、CD81等)的突变可能导致B细胞功能异常,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家族史:约10-20%的病例有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易感性。
2. 免疫调节异常
B细胞发育缺陷:B细胞从骨髓到外周血的成熟过程受阻,导致抗体生成减少。
T细胞功能失调:辅助T细胞(如Th2细胞)功能异常,影响B细胞的活化和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
3. 环境因素
感染触发: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可能诱发或加重免疫缺陷。
自身免疫现象:约20-30%的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可能通过免疫复合物或细胞因子失衡影响免疫球蛋白水平。
4. 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症状通常在成年期(20-40岁)出现,故名“迟发性”,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未知因素:部分病例病因不明,可能与多基因或多因素交互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