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伤寒穿孔(参考内科学)
肠伤寒穿孔如何鉴别诊断?
肠伤寒穿孔的诊断方法
肠伤寒穿孔是肠伤寒的严重并发症,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进行诊断。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肠伤寒症状
持续高热(39-40°C)
相对缓脉
玫瑰疹
脾肿大
腹泻或便秘
2. 穿孔症状
突发剧烈腹痛(右下腹为主)
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腹膜刺激征)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休克表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伤寒典型表现)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穿孔后)
2. 血培养
伤寒沙门菌阳性(确诊依据)
3. 肥达反应
O抗体和H抗体滴度升高(辅助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1. 腹部X线
膈下游离气体(穿孔特征性表现)
2. 腹部超声
腹腔积液
肠壁增厚
3. CT检查
更清晰显示穿孔部位和腹腔内情况
四、诊断要点
肠伤寒病史 + 突发剧烈腹痛 + 腹膜刺激征。
影像学发现膈下游离气体(确诊依据)。
血培养阳性(明确病原体)。
关键点
🔹 肠伤寒穿孔病情危重,需紧急手术干预!
🔹 早期诊断和治疗 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术后需继续抗伤寒治疗(如氟喹诺酮类、三代头孢)。
建议:肠伤寒患者出现腹痛加剧、腹膜刺激征时,应立即就医排查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