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胃癌(胃手术后胃癌)
残胃癌如何鉴别诊断?
残胃癌的诊断方法
残胃癌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 和 病理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体重下降
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
黑便或呕血(提示消化道出血)
二、内镜检查(胃镜)
1. 直接观察
可直接观察残胃黏膜,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可进行活检,获取病理学诊断。
2. 活检病理
是确诊残胃癌的金标准。
可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
三、影像学检查
1. 上消化道造影
可显示残胃的形态和蠕动情况,发现充盈缺损或龛影。
2. CT检查
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有助于术前分期。
3. 超声内镜(EUS)
可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周围淋巴结情况。
四、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能显示贫血。
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可能升高。
五、诊断流程总结
病史采集:了解既往胃部手术史和症状。
内镜检查:发现病变并进行活检。
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范围和转移情况。
病理学确诊:明确诊断和分期。
关键点
🔹 残胃癌多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的患者。
🔹 早期诊断 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内镜活检 是确诊的必要手段。
建议: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应 定期进行胃镜随访,以便早期发现残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