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蛔厥)
胆道蛔虫病如何鉴别诊断?
胆道蛔虫病的诊断方法
胆道蛔虫病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突发性右上腹剧烈绞痛,呈钻顶样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可能含有蛔虫。
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可突然缓解。
2. 体征
右上腹压痛,但无反跳痛和肌紧张。
黄疸(少见,如出现提示合并胆管炎或胆道梗阻)。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寄生虫感染)。
2. 肝功能检查
ALT、AST、ALP、GGT:一般正常,如升高提示合并胆管炎或肝炎。
胆红素:一般正常,如升高提示胆道梗阻。
3. 粪便检查
蛔虫卵检测:阳性可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
三、影像学检查
1. 腹部超声(首选)
典型表现:
胆总管内可见平行强回声带(蛔虫体)。
蛔虫活动时可见蠕动。
优点:无创、经济、可重复。
缺点:对操作者经验要求高。
2.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诊断金标准,可直接看到蛔虫并取出。
优点: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
缺点:有创,需专业设备和人员。
3. CT/MRI
CT:胆总管内低密度条索状影。
MRI:MRCP可显示胆道内蛔虫。
四、诊断标准
典型临床表现(突发右上腹钻顶样疼痛)。
影像学检查(超声或ERCP发现蛔虫)。
粪便检查(蛔虫卵阳性支持诊断)。
关键点
🔹 突发钻顶样腹痛 是特征性表现。
🔹 超声 是首选检查方法。
🔹 ERCP 是金标准,可同时治疗。
建议:有蛔虫感染史或生活在流行区的人群,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