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毒性结节状甲状腺肿)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怎么回事?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因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也称为Plummer病)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其病因主要与甲状腺结节自主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有关。以下是其主要病因:
1. 甲状腺结节自主性功能亢进
甲状腺中的某些结节(通常是良性)获得自主功能,不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调控,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T3和T4)。
2. 长期碘缺乏或过量
碘缺乏:长期碘缺乏可能导致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部分结节可能发展为自主功能性结节。
碘过量:在某些情况下,过量碘摄入也可能诱发甲状腺结节的功能亢进。
3. 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可能有家族史,遗传因素在结节的形成和功能亢进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4. 年龄和性别因素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5. 其他因素
放射性暴露:头颈部接受过放射性治疗或暴露的人群,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增加。
自身免疫因素:虽然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与Graves病不同,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因素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