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参考内科学)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升高(通常≥3倍正常上限)
肝功能检查:ALT、AST、ALP、GGT(胆道梗阻时升高)
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胆道梗阻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炎症反应)
CRP和PCT:评估炎症严重程度
尿液检查
尿淀粉酶:辅助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首选)
检测胆道结石和胆管扩张
评估胰腺肿胀和周围积液
腹部CT(增强CT为金标准)
评估胰腺坏死和并发症(如假性囊肿、脓肿)
Balthazar CT分级:评估严重程度
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无创评估胆管和胰管
检测微小结石和胆管狭窄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诊断和治疗性干预(如取石、支架置入)
适用于疑似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或黄疸
三、其他检查
心电图
排除心肌梗死(尤其是老年患者)
胸部X线
评估胸腔积液和肺部并发症
四、检查注意事项
空腹要求:
血液检查和腹部超声需空腹
检查时机: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
CT在发病后48-72小时进行最佳
随访建议:
重症患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恢复期复查影像学评估并发症
重点提示:对于疑似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应尽早明确胆道梗阻原因,及时干预以预防重症胰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