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黄疽(参考内科学)
胆汁淤积性黄疽应该做哪些检查?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评估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
必查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ALT、AST
辅助指标:ALP、GGT(显著升高)
特殊指标:血清胆汁酸、5'-核苷酸酶
尿液检查
尿胆原减少或消失
尿胆红素阳性
粪便检查
粪胆原减少
粪便颜色变浅
二、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首选)
观察胆管扩张情况
检测胆囊结石、肿瘤等
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无创性评估胆管系统
检测胆管狭窄、结石或肿瘤
CT检查
评估肝脏、胰腺及周围结构
检测占位性病变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诊断和治疗性操作
可进行胆管支架放置、取石等
三、特殊检查
肝活检
适应证:不明原因的胆汁淤积
病理评估:胆管损伤、纤维化程度
自身抗体检测
抗线粒体抗体(AMA)
抗核抗体(ANA)
抗平滑肌抗体(ASMA)
遗传性肝病筛查
Wilson病(铜代谢相关检查)
遗传性胆汁淤积症相关基因检测
四、检查注意事项
空腹要求:
肝功能、血脂:空腹8-12小时
腹部超声:最好上午空腹进行
检查前准备:
ERCP需禁食6小时以上
MRCP前需去除金属物品
随访建议:
根据病因制定个体化随访计划
胆管梗阻患者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重点提示:对于疑似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患者,应尽早明确病因,以避免肝损伤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