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肺组织胞浆菌病)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是怎么回事?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病因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引起的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这种真菌主要存在于富含鸟类或蝙蝠粪便的土壤中,尤其是在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某些地区。
1. 病原体特性
荚膜组织胞浆菌是一种双相性真菌,在环境中以霉菌形式存在,在人体内则以酵母形式存在。
它通过吸入孢子进入人体,孢子在小气道和肺泡中转化为酵母形式,引起感染。
2. 感染途径
吸入污染土壤中的孢子:这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尤其是在进行挖掘、建筑或清理鸡舍、蝙蝠洞穴等活动时。
直接接触:罕见,但可能通过皮肤伤口感染。
3. 易感因素
地理因素:居住在或访问过流行区(如美国俄亥俄州和密西西比河流域)。
职业暴露:农民、建筑工人、洞穴探险者等。
免疫抑制状态:如HIV/AIDS、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等,会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
4. 病理机制
吸入的孢子在肺部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转化为酵母形式并繁殖。
感染可局限在肺部,也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播散到其他器官(如肝、脾、骨髓)。
免疫正常的个体通常形成肉芽肿限制感染,而免疫抑制者可能出现弥漫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