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棘球蚴病(参考外科学)
肺棘球蚴病是怎么回事?
肺棘球蚴病的病因
肺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幼虫(棘球蚴)寄生于肺部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病因是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或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阶段。
1. 病原体感染
主要病因:人类通过摄入棘球绦虫的虫卵而感染,虫卵在肠道孵化后,幼虫(六钩蚴)穿过肠壁,经血流迁移至肺部,发育为棘球蚴囊肿。
细粒棘球绦虫:最常见,导致囊型棘球蚴病,囊肿生长缓慢,可多年无症状。
多房棘球绦虫:较少见,导致泡型棘球蚴病,侵袭性强,类似恶性肿瘤,可扩散至其他器官。
2. 传播途径
感染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生:
(1)接触受感染的动物
终宿主(如狗、狼)粪便中含有虫卵,人类接触后经口摄入,例如抚摸狗后不洗手进食。
(2)食用污染的食物或水
虫卵污染蔬菜、水果或水源,摄入后导致感染。
(3)环境因素
在流行地区(如牧区、农村),卫生条件差,增加感染风险。
3. 风险因素
职业暴露:农民、牧民、兽医等经常接触动物的人群风险较高。
地理分布:常见于中东、亚洲、非洲、南美洲等畜牧业发达地区。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洗手习惯或食用未洗净食物易导致感染。
4. 病理机制
幼虫在肺部形成囊肿,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咳嗽、胸痛等症状;囊肿破裂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