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科尼综合征(参考内科学)
范科尼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范科尼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范科尼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障碍疾病,导致多种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磷酸盐等)在尿中异常丢失。其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1. 遗传性范科尼综合征
主要由基因突变引起,影响肾小管的功能,常见类型包括:
胱氨酸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原因,由于CTNS基因突变导致胱氨酸在溶酶体中积累。
Wilson病: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异常,铜在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积累。
Lowe综合征:OCRL1基因突变引起,表现为眼、脑、肾等多系统异常。
2. 获得性范科尼综合征
由后天因素引起,包括:
药物或毒素:如过期四环素、重金属(铅、镉、汞)中毒、某些化疗药物等。
多发性骨髓瘤:产生的轻链蛋白损害肾小管。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其他:如肾移植后、慢性低钾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