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参考内科学)
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是怎么回事?
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的主要病因
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Pulmonary Eosinophilia)是一组以肺部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寄生虫感染
常见寄生虫:如蛔虫、钩虫、丝虫、血吸虫等。
寄生虫或其幼虫在肺部迁移时,引发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
2. 药物反应
常见药物:如抗生素(青霉素、磺胺类)、抗结核药(异烟肼)、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等。
药物作为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超敏反应,导致肺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 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部分哮喘患者可伴有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对曲霉菌过敏引起的疾病,特征为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扩张。
4.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AEP):病因不明,可能与吸入某些未知抗原有关。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CEP):同样病因未明,多见于中年女性,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
5. 其他原因
真菌感染:如曲霉病、组织胞浆菌病等。
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肺癌等,可能伴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Churg-Strauss综合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