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阴道炎(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非特异性阴道炎是怎么回事?
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因
非特异性阴道炎是指由非特定病原体引起的阴道炎症,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BV),其病因主要与阴道微生态失衡有关。
1. 阴道微生态失衡
主要病因:阴道内正常菌群(如乳酸杆菌)减少,导致有害细菌(如加德纳菌、厌氧菌)过度生长。
乳酸杆菌减少,阴道pH值升高(正常为3.8-4.5,失衡后可能>4.5),降低阴道自洁能力。
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起症状如异味、分泌物增多。
2. 风险因素
多种因素可诱发阴道微生态失衡,包括:
(1)性行为相关因素
多个性伴侣或新性伴侣可能引入外来细菌。
不使用避孕套增加感染风险。
(2)个人卫生习惯
过度清洗(如使用阴道灌洗剂)可能破坏正常菌群。
使用刺激性产品(如香皂、沐浴露)清洗阴道区域。
(3)激素变化
妊娠、哺乳期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变化影响阴道环境。
月经周期波动也可能导致暂时性失衡。
(4)抗生素使用
广谱抗生素可能杀死有益乳酸杆菌,促进有害菌生长。
(5)其他因素
吸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和阴道健康。
压力和免疫力下降增加易感性。
糖尿病未控制好时,高血糖环境促进细菌生长。
3. 预防和管理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过度清洗。
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清洁产品。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补充剂恢复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