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阴道炎(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非特异性阴道炎怎样治疗?
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
非特异性阴道炎通常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失衡引起,治疗核心是 消除病因、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大多数病例可通过局部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缓解,但反复发作需进一步检查。
一、一般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1. 保持卫生
温和清洁:使用清水或温和无香皂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如香皂、沐浴露。
避免过度清洗:不要灌洗阴道内部,以免破坏正常菌群。
穿棉质内裤:选择透气、宽松的内裤,避免紧身衣物。
2. 饮食调整
增加益生菌摄入:如酸奶、发酵食品,有助于恢复阴道健康菌群。
减少糖分摄入:高糖饮食可能促进真菌生长。
3. 避免诱因
减少抗生素滥用:除非必要,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破坏菌群平衡。
管理压力:压力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
二、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
1. 局部治疗
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咪康唑栓剂或乳膏,用于真菌感染。
抗生素:如甲硝唑或克林霉素乳膏,用于细菌感染。
使用方式:通常阴道内用药,按医嘱使用7-14天。
2. 口服药物
抗真菌药:如氟康唑,用于严重或反复真菌感染。
抗生素:如甲硝唑口服,用于特定细菌感染。
3. 益生菌补充
口服或局部使用:益生菌补充剂可能帮助恢复阴道菌群平衡。
三、其他措施
避免性行为期间传播:使用安全套,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定期复查:治疗后复查,确保症状消失,无复发。
四、何时就医
症状持续或加重:如瘙痒、异味、分泌物异常持续超过一周。
反复发作: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病因,如滴虫或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