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反应性浆细胞增多)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如何鉴别诊断?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方法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骨髓检查,以排除其他浆细胞疾病。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发热、乏力
体重下降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2. 相关疾病
感染(如结核、HIV)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恶性肿瘤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血常规:贫血、血小板减少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
血清蛋白电泳: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
2. 其他检查
感染筛查(如结核菌素试验、HIV检测)
自身抗体检测(如ANA、RF)
三、骨髓检查
1. 骨髓穿刺和活检
浆细胞比例:通常<10%,且为多克隆性
排除多发性骨髓瘤:无克隆性浆细胞增生
2. 免疫表型分析
CD38、CD138阳性,但无克隆性轻链限制
四、诊断标准
浆细胞比例:骨髓中浆细胞比例<10%
多克隆性:免疫固定电泳显示多克隆免疫球蛋白
相关疾病:存在感染、自身免疫病或恶性肿瘤等诱因
排除其他浆细胞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MGUS等
关键点
🔹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继发性改变,需寻找并治疗原发病。
🔹 骨髓检查 是诊断的关键,需与多发性骨髓瘤等克隆性浆细胞疾病鉴别。
🔹 治疗 主要针对原发病,预后通常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