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参考内科学)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如何鉴别诊断?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的诊断方法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的诊断需结合 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和 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用药史评估
1. 关键信息
药物种类:确认患者是否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用药时间:长期或高剂量使用NSAIDs。
合并用药:是否同时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
2. 高危人群
老年人。
已有慢性肾脏病(CKD)患者。
脱水或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急性肾损伤(AKI):少尿或无尿。
水肿。
高血压。
2. 其他表现
电解质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三、实验室检查
1. 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升高。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
2. 尿液检查
尿蛋白:可能出现蛋白尿。
尿沉渣:可能见到颗粒管型。
3. 其他检查
电解质:可能出现高钾血症。
酸碱平衡:代谢性酸中毒。
四、影像学检查
1. 肾脏超声
评估肾脏大小和结构。
排除梗阻性肾病。
2. 其他检查
必要时进行CT或MRI。
五、诊断标准
明确的NSAIDs用药史。
肾功能突然恶化。
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肾损伤。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停药 是关键,多数患者肾功能可恢复。
🔹 高危人群 应避免或谨慎使用NSAIDs。
🔹 监测肾功能 对于长期使用NSAIDs的患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