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包囊虫病(参考外科学)
骨包囊虫病是怎么回事?
骨包囊虫病的主要病因
骨包囊虫病是由棘球绦虫(主要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骨骼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原体感染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引起囊型包虫病。
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主要引起泡型包虫病,骨包囊虫病较为罕见。
2. 传播途径
摄入污染的食物或水:人类通过摄入被棘球绦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
接触感染动物:直接接触感染棘球绦虫的犬、狐狸等动物,尤其是其粪便,可能导致感染。
3. 易感人群
畜牧区居民:在畜牧区,人与犬、羊等动物接触频繁,感染风险较高。
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卫生条件差、缺乏清洁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地区,感染率较高。
4. 病理机制
棘球绦虫卵在人体肠道孵化后,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到达骨骼系统,形成包囊。
包囊逐渐增大,压迫和破坏周围骨组织,导致骨质破坏和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