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肝纤维变性)
肝纤维化如何鉴别诊断?
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
肝纤维化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肝活检(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筛查(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慢性肝病患者(如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性肝病)
长期饮酒者
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糖尿病、高血脂)
2. 常见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
右上腹不适或疼痛
黄疸(晚期)
二、实验室检查
1. 肝功能检查
ALT、AST:可能升高,AST/ALT比值>1提示纤维化
GGT、ALP:可能升高
2. 纤维化标志物
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CIV):升高提示纤维化
3. 其他检查
血小板计数:减少提示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
三、影像学检查
1. 腹部超声
肝脏回声增粗、不均匀
脾脏肿大
2. 肝脏弹性成像(FibroScan)
评估肝硬度(E值),数值越高纤维化越严重
3. CT/MRI
肝脏形态改变、脾脏肿大、门脉增宽
四、肝活检(金标准)
1. 适用情况
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
评估纤维化程度和炎症活动度
2. 活检结果评估
纤维化分期(F0-F4,F4=肝硬化)
五、诊断流程总结
高危人群筛查(肝功能、FibroScan)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
必要时肝活检
关键点
🔹 早期肝纤维化可逆,需早发现、早干预!
🔹 FibroScan 是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的首选方法。
🔹 肝活检 是金标准,但通常用于复杂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