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性心脏病(参考内科学)
高原性心脏病是怎么回事?
高原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高原性心脏病是由于长期或急性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
1. 低氧环境
主要病因: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导致机体缺氧。
低氧刺激肺动脉收缩,增加肺动脉压力,加重右心负担。
长期缺氧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脏功能减退。
2. 肺动脉高压
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是高原性心脏病的核心病理生理机制。
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导致右心室肥厚和扩张。
严重时可发展为右心衰竭。
3. 个体易感性
不同个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某些人可能因遗传因素或体质原因更容易发生高原性心脏病。
快速进入高原地区(如乘飞机)比缓慢适应更容易引发疾病。
4. 其他因素
体力活动:在高原地区进行剧烈运动可加重心脏负担。
寒冷:高原地区气温低,寒冷刺激可增加心脏负荷。
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可加重低氧血症,诱发或加重高原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