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参考内科学)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应该做哪些检查?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肝脏病变,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特征表现:均质稍高回声结节,中央瘢痕可能不明显
彩色多普勒:显示中央星状血流信号
CT检查
平扫: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结节
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等或稍高密度,中央瘢痕延迟强化
MRI检查
T1WI:等或稍低信号
T2WI:等或稍高信号,中央瘢痕高信号
增强:表现类似CT,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如Gd-EOB-DTPA)摄取正常或轻度减低
二、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检
适应证:影像学表现不典型,难以与其他肝脏肿瘤鉴别
病理特征:肝细胞结节状增生,中央星状纤维瘢痕,胆管增生
三、鉴别诊断
肝细胞腺瘤
多见于年轻女性,与口服避孕药相关
影像学表现:出血、脂肪变性更常见
肝细胞癌
多有肝硬化背景,AFP可能升高
影像学表现:动脉期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快进快出"
四、检查注意事项
随访建议
确诊FNH且无症状:每6-12个月影像学随访
病变增大或症状出现:考虑手术治疗
特殊人群
孕妇:优先选择MRI检查,避免辐射
儿童:需与肝母细胞瘤等鉴别
重点提示:FNH通常为良性病变,恶变罕见,多数无需治疗。确诊需结合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