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视网膜病变(艾滋病视网膜病变)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视网膜病变怎样治疗?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视网膜病变,通常由巨细胞病毒(CMV)等机会性感染引起,治疗核心是 控制HIV感染、抗病毒治疗和针对眼部病变的特定干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防止视力丧失。
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这是基础治疗,旨在恢复免疫功能,减少机会性感染风险。
目标:将HIV病毒载量降至不可检测水平,提高CD4+T细胞计数。
药物:使用组合ART方案,如包含整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或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药物。
效果:改善免疫状态后,视网膜病变可能自发缓解或减少复发。
二、针对CMV视网膜炎的治疗
CMV是AIDS视网膜病变最常见原因,需特异性抗病毒治疗。
1. 全身抗病毒药物
更昔洛韦(Ganciclovir):静脉注射或口服,用于诱导和维持治疗。
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口服前药,更方便,常用于维持期。
膦甲酸钠(Foscarnet)或西多福韦(Cidofovir):用于更昔洛韦耐药病例,但肾毒性较高。
2. 眼内治疗
眼内注射更昔洛韦:直接注入玻璃体,用于急性病变或全身治疗无效时。
更昔洛韦植入物:手术植入,提供持续药物释放,减少注射频率。
三、支持性和对症治疗
皮质类固醇:用于减轻炎症和水肿,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免疫抑制加重。
疼痛管理:如有眼痛,使用 analgesics。
视力康复:对于永久性视力损失,提供低视力 aids 和康复服务。
四、监测和随访
定期眼科检查:每1-3个月进行眼底检查、OCT或荧光血管造影,监测病变进展。
实验室监测:定期检查HIV病毒载量、CD4计数和肾功能(因抗病毒药物可能肾毒性)。
五、预防
早期ART启动:预防免疫缺陷,减少机会性感染发生。
教育:患者应了解症状(如视力模糊、飞蚊症),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