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怎样治疗?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治疗目标是 控制出血、预防视力丧失、并管理潜在病因。治疗需个体化,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是否出血以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制定方案。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一、观察与监测
无症状或小型动脉瘤:若无出血或视力影响,可定期观察,每3-6个月进行眼科检查,包括眼底镜和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监测指标:关注动脉瘤大小变化、出血迹象和视力变化。
二、激光治疗
适应症:用于有出血风险或已出血的动脉瘤,特别是位于周边视网膜者。
方式:
光凝治疗:使用激光封闭动脉瘤,减少出血风险。
注意:可能引起视野缺损,需权衡利弊。
三、抗VEGF治疗
适应症:适用于伴有黄斑水肿或新生血管的病例,可减少渗漏和出血。
药物:如雷珠单抗、贝伐珠单抗,通过眼内注射给药。
疗程:需多次注射,定期随访评估效果。
四、手术治疗
适应症:用于严重出血、玻璃体积血或激光治疗无效者。
方式:
玻璃体切除术:清除出血,修复视网膜。
动脉瘤直接处理:在手术中电凝或切除动脉瘤。
五、管理潜在病因
高血压控制: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常与高血压相关,需严格管理血压,目标<140/90 mmHg。
其他因素:如糖尿病、动脉硬化,需同步治疗,改善全身血管健康。
六、定期随访
频率: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包括视力、眼底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长期管理:高危患者需终身监测,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