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葡萄膜炎(眼内炎)
化脓性葡萄膜炎怎样治疗?
化脓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化脓性葡萄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眼部感染,需要紧急医疗干预以防止视力丧失。治疗核心是 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并预防并发症。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抗炎药物和支持性护理。
一、抗生素治疗(核心治疗)
1. 全身抗生素
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类(如头孢曲松)或万古霉素,用于控制细菌感染,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
疗程:通常持续2-4周,或直到感染控制。
2. 局部抗生素
眼药水或眼膏:如妥布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直接作用于眼部,减少局部感染。
频率:根据医嘱,每小时或每2小时一次。
二、抗炎治疗
1. 皮质类固醇
全身使用:如泼尼松,用于减轻炎症和防止组织损伤,但需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开始。
局部使用:如地塞米松眼药水,减少眼部炎症。
注意:避免过早使用类固醇,以免加重感染。
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口服或局部:如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眼药水,辅助减轻疼痛和炎症。
三、支持性护理
疼痛管理: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但避免过量以防肝毒性。
眼部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佩戴眼罩保护。
监测眼压:定期检查眼压,以防青光眼等并发症。
四、手术治疗(必要时)
玻璃体切除术:用于清除眼内脓液或处理严重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
眼内注射:直接注射抗生素或抗炎药物到眼内。
五、预防和随访
控制原发感染源:如治疗全身感染(如败血症)。
定期复查:每1-2周复查眼部情况,包括视力、炎症程度和眼压。
长期管理:对于慢性病例,可能需要长期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