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参考内科学)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如何鉴别诊断?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诊断方法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和 骨髓活检(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乏力、消瘦
脾肿大(可能引起左上腹不适或疼痛)
贫血相关症状(如苍白、心悸、气短)
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
2. 体征
脾脏肿大(触诊可及)
肝脏肿大(部分患者)
贫血貌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
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少
血小板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少
2. 外周血涂片
出现 幼红、幼粒细胞(泪滴样红细胞)
3. 生化检查
乳酸脱氢酶(LDH)↑
尿酸↑
4. 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干抽现象(由于纤维化)
骨髓活检:显示不同程度的纤维化(银染色阳性)
三、影像学检查
1. 腹部超声/CT
评估脾脏和肝脏的大小
2. 骨髓MRI
评估骨髓纤维化的程度
四、鉴别诊断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五、诊断流程总结
临床表现和体征评估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外周血涂片、生化检查)
骨髓穿刺和活检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骨髓MRI)
关键点
🔹 骨髓活检 是诊断的金标准。
🔹 外周血涂片 中泪滴样红细胞是重要线索。
🔹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需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和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