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肺心病)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怎样治疗?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核心是 快速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功能,并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以稳定生命体征为首要目标。
一、一般治疗
1. 氧疗
目标:维持血氧饱和度 ≥90%。
方式:鼻导管、面罩给氧,必要时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
2. 卧床休息
减少氧耗,避免病情加重。
3. 监测
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二、药物治疗
1. 降低肺动脉压力
前列腺素类药物(如伊洛前列素):静脉或吸入给药,可快速降低肺动脉压。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口服或静脉给药,适用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2. 改善右心功能
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右心前负荷,改善心功能。
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心源性休克。
3. 抗凝治疗
肝素:用于肺栓塞引起的急性肺源性心脏病,预防血栓扩展。
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长期抗凝,预防复发。
三、病因治疗
1. 肺栓塞
溶栓治疗(如rt-PA):适用于大面积肺栓塞伴休克或右心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如导管取栓):适用于溶栓禁忌或失败者。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改善通气。
糖皮质激素:减轻气道炎症。
四、手术治疗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适用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移植:终末期肺疾病患者的最后选择。
五、预后与随访
预后:取决于病因、治疗及时性和并发症。
随访:定期复查心功能、肺动脉压力等,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