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共同性斜视(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急性共同性斜视是怎么回事?
急性共同性斜视的主要病因
急性共同性斜视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双眼视轴不平行,但眼球运动正常的斜视类型,其病因多样,主要涉及神经、感觉、解剖和全身因素。
1. 神经因素
颅神经麻痹:如第III、IV、VI对颅神经损伤,导致眼外肌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等,影响眼球运动控制中枢。
2. 感觉因素
单眼视力丧失或严重下降:如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导致双眼视觉输入不平衡,诱发斜视。
屈光不正未矫正:高度近视或远视可能促使斜视发生。
3. 解剖因素
眼外肌异常:如肌肉纤维化、炎症或创伤,限制眼球运动。
眼眶病变:包括肿瘤、感染或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机械性限制。
4. 全身性疾病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常伴有眼肌受累。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影响神经肌肉接头。
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或 Lyme 病,可能引起急性斜视。
5. 其他因素
药物或毒素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或毒素可能诱发斜视。
心理因素:极少数情况下,心理应激可能导致功能性斜视。
遗传因素:家族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但急性形式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