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怎样治疗?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需紧急治疗以避免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原则包括 抗生素治疗、胆道减压、支持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首要措施)
广谱抗生素:需覆盖肠道常见菌群(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球菌等)。
常用药物:三代头孢(如头孢曲松)+ 甲硝唑,或碳青霉烯类(如美罗培南)用于重症。
疗程:通常7-10天,根据病情调整。
二、胆道减压(关键治疗)
1.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首选方法:可同时进行胆管引流(如放置鼻胆管或支架)和取石。
优势:创伤小、恢复快。
2.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适用情况:ERCP失败或不可行时。
注意:需监测出血、胆漏等并发症。
3. 手术引流
适用情况:内镜和PTCD均不可行,或合并胆囊炎需切除胆囊。
术式: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或胆囊造瘘。
三、支持治疗
液体复苏: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营养支持:肠内或肠外营养,改善患者状态。
镇痛:适当使用止痛药(如哌替啶),避免使用吗啡(可能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
四、并发症管理
脓毒症:加强抗生素治疗,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肝脓肿:穿刺引流或手术引流。
多器官功能衰竭:ICU监护,器官功能支持。
五、后续治疗与预防
病因治疗:如胆总管结石需择期ERCP取石或手术。
预防复发:胆道狭窄者需放置支架,定期随访。
健康指导:低脂饮食,避免胆道感染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