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参考内科学)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综合征(Ogilvie综合征)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和其他病因。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主要症状
腹胀(进行性加重)。
腹痛(多为钝痛,部位不固定)。
恶心、呕吐(晚期症状)。
便秘或排便减少。
2. 体格检查
腹部膨隆,叩诊鼓音。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无腹膜刺激征(如反跳痛、肌紧张)。
二、影像学检查
1. 腹部X线平片
典型表现:结肠扩张(尤其是右半结肠和横结肠),可见气液平面。
鉴别点:无机械性梗阻的征象(如肠腔狭窄、肿块等)。
2. 腹部CT
更清晰地显示结肠扩张程度,排除机械性梗阻(如肿瘤、肠扭转)。
评估肠壁完整性,排除缺血或穿孔。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
2. 电解质和肾功能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常见。
肾功能异常(如尿素氮、肌酐升高)提示脱水或肾前性肾功能不全。
3. 其他检查
乳酸水平(评估肠道缺血)。
甲状腺功能(排除甲减等代谢性疾病)。
四、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无机械性梗阻证据。
影像学显示结肠扩张(直径>6cm),无梗阻性病变。
排除其他病因(如感染、代谢性疾病、药物因素)。
关键点
🔹 早期识别至关重要,避免结肠缺血或穿孔。
🔹 影像学检查 是诊断的核心,需与机械性肠梗阻严格区分。
🔹 治疗 包括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和必要时结肠减压术。
建议:对于高危患者(如术后、老年、卧床者),出现不明原因腹胀应尽早行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