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糜烂性胃炎,出血性胃炎,急性胃溃疡,应激)
急性糜烂性胃炎怎样治疗?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目标是 缓解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并预防并发症。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调整。
一、一般治疗
禁食:急性期可短暂禁食1-2天,减轻胃负担。
饮食调整: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过热、过冷或粗糙食物。
避免诱因:如酒精、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应激等。
二、药物治疗
1. 抑制胃酸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是首选药物,可显著减少胃酸分泌,促进黏膜修复。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适用于轻症患者或作为PPI的替代。
2. 胃黏膜保护剂
硫糖铝:形成保护层覆盖糜烂面,促进修复。
铋剂:如胶体次枸橼酸铋,具有黏膜保护和轻度抑酸作用。
3. 止血治疗(如有出血)
内镜下止血:如电凝、注射肾上腺素等,适用于活动性出血。
药物治疗:如静脉应用PPI、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减少出血。
三、病因治疗
停用损伤性药物:如必须使用NSAIDs,可换用对胃黏膜损伤较小的COX-2抑制剂,并联用PPI。
抗感染:如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根除治疗(PPI+两种抗生素+铋剂)。
控制应激:重症患者(如烧伤、创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应激性溃疡。
四、并发症处理
出血: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内镜或手术干预。
穿孔:需紧急手术修补。
五、预防复发
避免诱因:如戒酒、慎用NSAIDs、减少应激。
长期用药者:如必须长期服用NSAIDs或抗血小板药物,建议联用PPI或H2受体拮抗剂。
定期随访:尤其是有出血史或高危因素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