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参考内科学)
急性胃肠炎怎样治疗?
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核心是 补液、调整饮食,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结合药物干预。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恢复,但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则需就医。
一、补液治疗(核心治疗)
1. 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盐(ORS):适用于轻至中度脱水,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家庭自制补液:若无法获取ORS,可用淡盐水或米汤替代。
2. 静脉补液
适用于重度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患者,需在医院进行。
二、饮食调整
1. 初期饮食
禁食:症状严重时可短暂禁食(4-6小时),但需保证补液。
清淡饮食:症状缓解后,可逐渐进食米汤、稀饭、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2. 恢复期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恢复。
三、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
1. 止泻药
蒙脱石散:可吸附毒素,保护胃肠黏膜。
洛哌丁胺:适用于无发热、无血便的腹泻,但需谨慎使用。
2. 抗生素
仅适用于细菌性胃肠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益生菌
可调节肠道菌群,辅助治疗。
四、其他治疗
休息:保证充足休息,促进恢复。
避免滥用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能加重胃肠损伤。
五、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水。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
避免接触感染者:减少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