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纵隔炎(参考内科学)
急性纵隔炎怎样治疗?
急性纵隔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纵隔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治疗的核心是 控制感染、引流脓液、支持治疗,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一、抗生素治疗(首要措施)
广谱抗生素:初始治疗通常使用覆盖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
根据培养结果调整:一旦获得血液或脓液培养结果,应调整抗生素以针对特定病原体。
二、外科引流(关键治疗)
纵隔引流:对于形成脓肿的患者,需通过手术或经皮引流排出脓液。
病因处理:如因食管穿孔引起,需手术修复穿孔。
三、支持治疗
呼吸支持: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机械通气。
液体复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营养支持:对于食管穿孔患者,可能需要肠外营养。
四、并发症管理
脓毒症:需积极抗感染和器官支持。
纵隔纤维化:长期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五、预防
及时治疗感染源:如牙源性感染、颈部感染等。
避免食管损伤:如谨慎进行内镜检查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