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参考内科学)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怎样治疗?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目标是 控制感染、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干预(在必要时)和支持性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核心治疗)
早期、足量、长程: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通常需要静脉用药4-6周,随后口服抗生素数周至数月。
常见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等,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体。
二、手术治疗(必要时)
适应症:脓肿形成、神经压迫症状、脊柱不稳定或抗生素治疗无效。
手术方式:包括清创、引流、植骨融合和内固定等。
三、支持性治疗
卧床休息:在急性期可能需要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脊柱损伤。
疼痛管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药物控制疼痛。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促进感染控制和组织修复。
四、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在感染控制后,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以恢复脊柱功能和肌肉力量。
定期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监测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