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缺损(参考外科学)
颅骨缺损如何鉴别诊断?
颅骨缺损的诊断方法
颅骨缺损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头痛
头晕
局部凹陷(可触及颅骨缺损)
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肢体无力等,视缺损部位和大小而定)
2. 体征
颅骨局部凹陷(触诊可发现)
脑组织搏动(大面积缺损时可见)
二、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
颅骨平片:可显示颅骨缺损的位置和大小。
优点:经济、快速。
缺点:对软组织分辨率低。
2. CT检查
颅骨三维重建:清晰显示缺损的立体形态。
优点:分辨率高,可评估脑组织情况。
缺点:有辐射。
3. MRI检查
软组织对比度高,可评估脑组织损伤。
优点:无辐射,适合复查。
缺点:对骨性结构显示不如CT。
三、诊断流程总结
病史采集(外伤、手术史等)。
体格检查(触诊颅骨缺损)。
影像学检查(X线、CT或MRI)。
关键点
🔹 颅骨缺损 多由外伤、手术引起,需及时诊断。
🔹 影像学检查 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 大面积缺损 可能需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