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紫癜(参考内科学)
老年性紫癜如何鉴别诊断?
老年性紫癜的诊断方法
老年性紫癜的诊断主要基于 临床表现 和 病史,通常不需要复杂的实验室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
皮肤紫癜:多见于四肢,尤其是前臂和手背,呈红色或紫色,压之不褪色。
无痛性:患者通常无疼痛或瘙痒感。
易发瘀斑:轻微外伤即可导致大片瘀斑。
2. 伴随症状
皮肤变薄、透明,可见皮下血管。
皮肤弹性下降,皱纹增多。
二、病史采集
1. 年龄因素
多见于 60岁以上 老年人。
2. 药物史
询问是否长期使用 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或 糖皮质激素。
3. 其他病史
是否有 慢性肝病、肾病 或 营养不良 病史。
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
1. 血常规
检查血小板计数,排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凝血功能
PT、APTT 正常,排除 凝血功能障碍。
3. 肝功能
评估肝脏合成功能,排除 肝病引起的凝血因子缺乏。
四、鉴别诊断
疾病 | 鉴别要点 |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 |
过敏性紫癜 | 多伴有关节痛、腹痛、肾脏受累 |
凝血功能障碍 | PT、APTT 延长,有出血倾向 |
五、诊断流程总结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老年患者,四肢无痛性紫癜)。
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等)。
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以确认诊断。
关键点
🔹 老年性紫癜是良性病变,无需特殊治疗。
🔹 避免外伤 是预防紫癜的主要措施。
🔹 如有疑虑,应排除其他严重出血性疾病。
建议:老年人应 注意皮肤保护,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