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 病因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参考内科学)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是怎么回事?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病因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特别是在土壤和植物中。它能够形成耐热的芽孢,因此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难以被彻底消灭。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主要由以下两种毒素引起:


1. 呕吐型毒素(Emetic Toxin)

  • 主要来源:主要由蜡样芽孢杆菌在米饭、面食等高淀粉食品中繁殖时产生。

  • 中毒症状:摄入后1-6小时内出现剧烈呕吐、恶心,可能伴有腹痛,但通常不发热。

  • 毒素特性:该毒素耐热,普通烹饪温度无法破坏。


2. 腹泻型毒素(Diarrheal Toxin)

  • 主要来源:常见于肉类、奶制品、蔬菜等食品中。

  • 中毒症状:摄入后8-16小时出现水样腹泻、腹痛,可能伴有恶心,但呕吐较少见。

  • 毒素特性:不耐热,充分加热可以破坏。


3. 主要污染途径

  •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如食品接触受污染的器具或手。

  • 食品储存不当:如熟食在室温下长时间存放,导致细菌繁殖。

  • 食品未充分加热:未能杀死细菌芽孢。


4. 预防措施

  • 食品充分加热: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5℃以上。

  • 快速冷却:熟食应尽快冷却并冷藏(低于5℃)。

  • 避免交叉污染: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处理。

  • 注意个人卫生:处理食品前彻底洗手。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