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状细胞性肾病(参考内科学)
镰状细胞性肾病怎样治疗?
镰状细胞性肾病的治疗方法
镰状细胞性肾病是镰状细胞病(SCD)的肾脏并发症,治疗目标是 缓解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并处理相关并发症。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一、一般治疗
1. 充分水化
增加液体摄入:预防脱水,减少镰状细胞在肾脏微循环中的镰变。
静脉补液:在急性疼痛危象或急性肾损伤时可能需要。
2. 疼痛管理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但需谨慎使用,避免加重肾功能损害。
阿片类药物:用于严重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药物治疗
1. 羟基脲(Hydroxyurea)
作用:增加胎儿血红蛋白(HbF)水平,减少镰状细胞形成。
效果:可减少疼痛危象频率,可能延缓肾功能恶化。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作用: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病进展。
注意:需监测血压和肾功能。
3.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
作用:治疗贫血,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高血压和血栓风险。
三、肾脏替代治疗
透析:适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肾移植:可考虑,但需评估镰状细胞病的整体状况。
四、并发症管理
1. 高血压
控制血压:目标血压通常<130/80 mmHg。
2. 感染预防
疫苗接种:如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
抗生素预防:如青霉素预防,尤其适用于儿童。
五、定期监测
肾功能:定期检查血清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尿蛋白:监测蛋白尿程度。
血压:定期测量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