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滴虫病(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毛滴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毛滴虫病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毛滴虫病主要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常见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显微镜检查(湿片法)
样本来源:阴道分泌物、尿液或前列腺液
特征表现:观察活动的毛滴虫(梨形、有鞭毛)
灵敏度:约60-70%,快速但可能漏诊
培养法(金标准)
使用专用培养基(如Diamond's medium)
灵敏度:高达95%,但耗时2-7天
适用于症状典型但显微镜阴性者
核酸扩增检测(NAAT)
检测DNA或RNA,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常用方法:PCR、TMA
优点:可检测无症状感染,结果快速
二、进阶检查
血清学检查
抗体检测:IgG或IgM,用于流行病学研究
临床价值有限,不推荐作为常规诊断
抗原检测
快速免疫层析测试,如Point-of-Care tests
灵敏度中等,适合资源有限地区
三、检查注意事项
样本采集:
女性:阴道后穹窿拭子,避免润滑剂
男性:首段尿液或尿道拭子
立即送检,避免样本干燥
检查前准备:
避免阴道冲洗或使用药物前24-48小时
月经期避免采集样本
随访建议:
治疗后3-4周复查,确保治愈
性伴侣需同时检查和治疗
重点提示:对于高危人群(如多性伴侣、HIV感染者),建议:
常规筛查,即使无症状
结合其他性传播感染(STI)检查
临床价值:
NAAT是当前最推荐的诊断方法,灵敏度>90%
培养法用于确认和耐药性测试
显微镜检查快速但易漏诊,需结合临床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资源可用性,由医生选择合适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