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参考内科学)
门静脉高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门静脉高压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门静脉高压的评估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肝功能检查
必查指标:ALT、AST、ALP、GGT
辅助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特殊指标:白蛋白、凝血功能(评估肝脏合成功能)
血常规
血小板计数(脾功能亢进时减少)
白细胞计数(可能减少)
肝炎病毒筛查
乙肝五项+HBV-DNA
丙肝抗体+HCV-RNA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首选)
门静脉直径(正常<13mm)
脾脏大小(脾静脉直径增宽)
腹水检测
CT/MRI检查
门静脉系统三维重建
侧支循环评估(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检查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评估
红色征等出血风险标志
三、进阶检查
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量
金标准:HVPG≥10mmHg诊断门静脉高压
≥12mmHg有出血风险
≥20mmHg预后不良
肝活检
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确定病因(如肝硬化、血吸虫病等)
四、检查注意事项
空腹要求:
肝功能、血常规:空腹8-12小时
超声检查:最好上午空腹进行
检查前准备:
停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需医生指导)
内镜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
随访建议:
无静脉曲张:2-3年复查内镜
轻度静脉曲张:1-2年复查内镜
中重度静脉曲张:6-12个月复查内镜
重点提示:对于肝硬化患者,建议定期进行:
内镜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超声监测门静脉血栓
临床价值:
HVPG是评估门静脉高压的金标准
内镜检查是预防出血的关键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和治疗规划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