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脱离(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脉络膜脱离应该做哪些检查?
脉络膜脱离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脉络膜脱离的评估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检查项目
眼科常规检查
视力检查:评估视觉功能受损程度
眼压测量:排除青光眼等并发症
裂隙灯检查:观察眼前段结构
眼底检查
直接检眼镜:初步评估视网膜和脉络膜状态
间接检眼镜:提供更广视野,观察脱离范围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B超)
A超和B超结合:测量脱离高度和范围
特征表现:脉络膜呈低回声隆起,与视网膜脱离区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高分辨率成像:清晰显示脉络膜和视网膜层结构
有助于鉴别诊断和监测病情变化
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
FFA:评估视网膜血管和渗漏情况
ICGA:专门观察脉络膜血管,检测血流异常
三、进阶检查
眼部CT或MRI
CT:快速评估眼部结构,排除肿瘤等病因
MRI:提供软组织细节,辅助诊断炎症或肿瘤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炎症指标(如CRP、ESR):排查感染或炎症性疾病
自身抗体检测:如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
四、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告知医生过敏史,特别是对造影剂过敏
血管造影需空腹4-6小时
随访建议:
急性期:密切监测,可能需每日检查
稳定后:根据病因定期复查,如每1-3个月
重点提示:脉络膜脱离常与眼部手术、炎症或肿瘤相关,需综合评估病因。
临床价值:
超声和OCT是诊断和监测的主要工具
血管造影有助于识别血管性病因
及时检查可预防视力永久损伤
建议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