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针眼,眼睑炎,睑腺炎)
麦粒肿如何鉴别诊断?
麦粒肿的诊断方法
麦粒肿(睑腺炎)的诊断主要基于 临床表现,通常无需复杂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眼睑红肿、疼痛:通常在睫毛根部或眼睑边缘。
触痛明显:患者自觉疼痛,触摸时加重。
脓点形成:数天后可能出现黄色脓头。
流泪或异物感:部分患者伴有眼部不适。
2. 体征
局部肿胀:眼睑可见局限性隆起。
充血:皮肤或结膜发红。
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耳前或下颌下淋巴结可触及。
二、分型诊断
类型 | 位置 | 特点 |
---|---|---|
外麦粒肿(Hordeolum Externum) | 睫毛毛囊或Zeis腺 | 脓头位于眼睑皮肤侧,易破溃 |
内麦粒肿(Hordeolum Internum) | 睑板腺(Meibomian腺) | 脓头位于眼睑结膜侧,疼痛较深 |
三、鉴别诊断
霰粒肿(Chalazion):无痛性结节,病程较慢,无急性炎症表现。
眼睑蜂窝织炎:范围更广的红肿,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其他感染:如病毒性或真菌性眼睑炎,需通过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排除。
四、诊断流程
病史询问:了解症状 onset、持续时间、有无类似发作史。
体格检查:仔细检查眼睑,观察红肿、脓点位置。
必要时辅助检查:如脓液培养(用于反复发作或耐药 cases)。
关键点
🔹 麦粒肿多为自限性,通常在1-2周内自行破溃愈合。
🔹 避免挤压,以防感染扩散。
🔹 反复发作 可能提示免疫力低下或卫生习惯不良,需进一步评估。
建议:保持眼部清洁,热敷可促进引流,严重时就医使用抗生素眼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