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细胞因子介导的贫血)
慢性病贫血如何鉴别诊断?
慢性病贫血的诊断方法
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 ACD)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通常与慢性感染、炎症或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相关。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轻度至中度贫血(血红蛋白通常在8-10 g/dL)。
患者通常有慢性疾病的表现,如慢性感染、炎症或恶性肿瘤。
贫血症状可能不明显,或被慢性疾病的症状所掩盖。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Hb):降低。
红细胞计数(RBC):减少。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或轻度降低(正细胞性或小细胞性贫血)。
2. 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降低。
总铁结合力(TIBC):正常或降低。
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降低。
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升高(与缺铁性贫血不同)。
3. 炎症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P):升高。
血沉(ESR):加快。
三、鉴别诊断
缺铁性贫血:血清铁降低,TIBC升高,铁蛋白降低。
其他类型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需通过相应检查排除。
四、诊断标准
存在慢性疾病(如感染、炎症、恶性肿瘤)。
轻度至中度贫血(Hb 8-10 g/dL)。
铁代谢检查显示血清铁降低,TIBC正常或降低,铁蛋白正常或升高。
排除其他类型的贫血。
关键点
🔹 慢性病贫血 是慢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治疗应针对原发病。
🔹 铁代谢检查 是诊断的关键,有助于与缺铁性贫血鉴别。
🔹 炎症标志物 的升高支持慢性病贫血的诊断。
建议: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贫血。